中国经济信心说丨 稳中向好!从这些数据读懂中国经济韧性,中国经济的韧性新华网
中国经济信心说指出,中国经济在稳中向好的态势下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从多项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面临外部压力时仍能保持稳健增长,内需持续扩大,消费和投资的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在稳步推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健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稳中向好!从这些数据读懂中国经济韧性
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的当下,中国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以“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前行,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关键数据,解读中国经济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展现其独特的经济韧性与信心。
宏观经济数据:稳中有落,但韧性十足
2023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这一数据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尽管增速较2022年有所放缓,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落”实际上体现了其内在的调整与优化,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依然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保持正值。
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消费市场迅速回暖,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2%,其中服务消费增长尤为显著,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迅速反弹,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信心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3%,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投资方面,高技术产业和绿色投资成为亮点,2023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9%,快于全部投资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4%,其中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这些投资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就业与民生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稳定的压舱石,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764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这得益于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包括减税降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有效加强。
外贸表现稳健,外资持续流入
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依然展现出强大韧性,2023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增长8.3%,进口增长7.4%,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不断增强,1-6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4%,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初显
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2023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与GDP之比)预计达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国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上半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7.3%,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中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间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更加均衡,这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经济信心说——稳中向好,韧性十足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通过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转型等措施,中国经济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和国际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国经济信心将更加坚定,稳中向好的态势将更加明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将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