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数读|上半年国民经济:稳·进·新·畅,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出“稳、进、新、畅”的特点。“稳”体现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和物价总体平稳;“进”体现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动能加快成长;“新”体现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畅”体现在市场供需衔接顺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总体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符合预期,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权威数读|上半年国民经济:稳·进·新·畅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实现了“稳中求进、创新发展、畅通循环”的显著成效,本文基于权威数据,从“稳”、“进”、“新”、“畅”四个维度,全面剖析上半年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揭示中国经济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在变革中谋求发展的坚实步伐。
稳:经济基本盘稳固,高质量发展基础坚实
1 经济增长稳健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恢复力,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速进一步提升至6.3%,呈现逐季加快的增长趋势,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全面恢复,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2 就业与物价稳定
城镇新增就业达到754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2.0%,保持在合理区间,有效保障了民生稳定。
3 工业增速加快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显示出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尤为显著,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进: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1 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上半年,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落地,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实施,进一步简化了企业注册流程,促进了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2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三届全球发展高层对话等,与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合作,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
3 贸易结构优化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增长11.8%,进口增长6.9%,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持续提升,显示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数字服务、文化服务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新: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1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0.2%,占GDP比重达到2.62%,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GDP比重超过40%,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3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上半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9.7%,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
畅:市场循环畅通,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1 消费市场回暖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8%,其中服务消费增长迅速,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
2 投资结构优化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迅速,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5%,有效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供应链韧性增强
面对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挑战,中国通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机制建设,有效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特别是集成电路、汽车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得到有力恢复和重塑。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民经济在“稳”、“进”、“新”、“畅”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韧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更大贡献。